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怎么回事网!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怎么回事网

趋势迷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怎么回事

2024-07-15 16:30:11 来源:网络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怎么回事

简要评析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
【答案】:道德认知发展模式(moral cognition development pattern)是指一种西方德育工作模式。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该学派认为,人的道德发展的核心是道德思维的发展;它是一个具有阶段特点和顺序的连续过程。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发展。即促使受教育者从事积极的道德思维活动,反对“谆谆教诲”式到此结束了?。
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他反对相对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主张建立普遍的道德价值。①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所谓道德判断内容就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该”、“对”或“错”的回答;所谓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是判断的理希望你能满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怎么回事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介绍 -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有帮助请点赞。
科尔伯格认为这种方法与传统教育有原则区别:它不是在学生面前强调成人的“正确答案”和传授学生现有水平还无法理解的高层次道德伦理,而是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和认知冲突,给他们提供学习道德推理的机会,提供高于他们已有道德水平的一个阶段的思维模式。因为研究表明,儿童拒绝接受低于他们已有认知水平的信息,也不能到此结束了?。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介绍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早在20世纪30年代,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无律阶段(0—4岁)、他律阶段(4—8岁)、自律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
德育发展原则强调教育应适应儿童的成长阶段,通过提供适宜的教育内容,促使他们接触和思考高于自身一个阶段的道德观念和推理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形成不平衡,促使他们寻求新的理解和平衡,从而逐步提升道德判断的能力。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在后面会介绍。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
他认为一个人道德判断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是一个由低到高顺序发展的过程。科尔伯格曾对这“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过程模式作了详细阐明,后又作过重大修正。他在70年代后期对该模式的概括是这样的:水平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到此结束了?。
一、发展模式: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他反对相对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主张建立普遍的道德价值。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所谓道德判断内容就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对”或“错”的回答;所谓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有帮助请点赞。
认知发展理论的道德认知 -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认知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他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得到普遍的认同。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他律是指道德判断的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有帮助请点赞。
德育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发发展的阶段:三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以等会说。